阜阳15.5万个事项按“图”通办

公积金、医疗、税务等各类政务服务去哪里办?怎么办?今后,广大市民不用再挨个打电话问了。记者从市数据资源管理局获悉,上线运行月余的阜阳市“7×24小时政务服务地图已发布办事场所2407个,关联事项15.5余万个。市民只需登录皖事通APP,一“图”在手,即可实现15万余个事项就近高效办理。

据了解,“7×24小时”政务服务地图主要依托皖事通平台运行,汇聚线上线下办事渠道、服务事项、政务数据等各方资源,融合政务服务大厅内外办事场景和各类自助终端,既能精准识别办事需求、智能推荐最佳办理方式,又能直观展现地理位置、智能导航最优办事路线,让群众享受全天候、多领域、多渠道的“随时办”服务。

市民开启定位、进入皖事通APP点击首页的服务地图,即可根据位置显示附近的政务服务办事场所,弄清“去哪办”;通过检索相关事项,还可详细了解办事指南、申请材料、办事流程等,明晰“怎么办”;若选择线下办理,服务地图还可结合空间距离、服务时间、好差评等信息进行智能排序,快速定位最佳办事地点,并提供路线规划和导航,方便办事人“就近办”。

“上个月办了退休手续,想把公积金取出来养老,女儿告诉我可以网上办。”市民李先生说,在女儿帮助下,他下载了皖事通APP,找到了“7×24”小时政务服务地图,系统很快显示了“离退休提取住房公积金”事项的几种方式——手机办理、网上办理、窗口办理和自助办理。

“不仅可以找到具体事项信息,还可以直接导航到办理场所。”李先生说,政务服务触网,一部手机就能办很多事儿,这让他感受到了政务服务的便捷。

一部手机既能办成事在我市已成为常态,也是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。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今年以来,我市重点围绕“六个一”优化营商环境,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程度:

做实“一网”。持续完善“皖事通办”平台,累计上线政务服务事项16.5万个(动态调整),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,今年累计办结452万件,办结率99.33%;

做优“一门”。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办事大厅,目前已有50家市直单位进驻市级大厅,进驻事项1947个。今年以来,市级大厅窗口受理办件70.3万件,办结率99.77%;

做好“一次”。广泛开展电子印章、电子云签、电子证照和电子材料库等的建设和应用,进一步优化事项办理流程,在安徽政务服务网阜阳分厅上线了“全程网办”和“办好一件事”专题,提供102个“办好一件事”集成套餐式服务;

做成“一窗”。设置企业开办、不动产登记、工程建设审批等主题综合窗口,实现“一事跑一窗”向“一窗办多事”的转变。配合阜阳经开区毗邻园区改革,专设经开区综合窗口,4月份以来已为109家企业提供“一站式”服务;

做强“一端”。疫情期间,率先开发上线“安康码”,在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互认,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。同时,在皖事通APP上线疫情防控专题、口罩预约、空中课堂、百名科长在线考评、电子消费券等418项服务,访问量超亿次;

做大“一单”。下发《市直部门数据共享责任清单(2020年本)》,目前累计汇聚公安、民政、市场监管、公积金等52家单位18.2亿条数据,有效支撑政务服务的高效运行。

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接下来,将拓宽包括“7×24小时”政务服务地图在内的各种便民服务渠道,做好数据共享利用,让企业群众享受“指尖”上的更多便利。

记者 徐风光 通讯员 黄璜

责任编辑:郭未祎安徽网阜阳新闻相关稿件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
关键词 >> 服务,事项,办理,政务,办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