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天气逐渐转冷,越来越多的候鸟开始南迁。进入10月份以来,颍上县迪沟生态湿地公园陆续迎来近7万只候鸟。
11月5日,记者在迪沟生态湿地公园几座湖中小岛看到,迁徙冬候鸟或在天空自由翱翔,或享受着河里的美食,亮丽的风景吸引了不少游客和摄影爱好者。
游客吴修勤告诉记者,听说这里来了很多候鸟,成群结队的非常壮观,特意带着家人前来观看。
“这里白鹭、苍鹭、夜鹭比较多,今年我还发现野鸭子比以前多了不少。”摄影爱好者路磊说,野鸭子对生态要求特别高,这也从侧面说明迪沟塌陷区生态恢复得比较好。
因地下采煤,迪沟镇境内形成了约18.5平方公里的塌陷区。近年来,当地通过生态修复,把昔日荒草丛生的塌陷区变成景色秀美的鸟类天堂,成为东北亚迁徙水鸟的重要越冬中转站。其中,以白天鹅、黑天鹅为代表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和38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栖息于此。每年秋冬季节,迪沟生态湿地公园万鸟翔集。有一些越冬鸟留恋这片干净的水域环境,还逐渐从候鸟变成留鸟。
为保障候鸟平安迁徙、越冬,迪沟镇采取了多种“护航”措施,让路过的鸟儿吃饱、住好。“每到这个季节,我们都会组织工作人员巡护小岛,定点定时投放优质食物。”迪沟生态湿地公园工作人员黄梅介绍,这样做的目的,一方面是防止人为破坏自然环境,另一方面是打造鸟类的天堂,并及时救护不慎受伤的鸟儿。记者 杨燕 通讯员 徐建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