阜阳日报讯 近日,《阜阳市2025年30项民生实事实施方案》正式印发,今年阜阳市将实施促进重点人群就业、安心托幼、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、推进新一轮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等30项民生实事,集中力量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,持续增进民生福祉。
就业是最大的民生。今年,阜阳市将实施促进重点人群就业、放心家政、推动实现残疾人较高质量就业等多项民生实事,保障就业形势总体平稳。其中,促进重点人群就业方面,对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按照1500元/人的标准集中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;推进“三公里”就业圈全覆盖,累计建成线下实体零工市场(零工驿站)8个左右;放心家政方面,将培训家政服务人员2.68万人次,新增家政服务人员1.34万人。
“一老一小”牵动千万家庭,关乎民生福祉。围绕“一老”,阜阳市将加快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,建设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(综合体)7个、农村幸福院80个;实施老有所学行动,全市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达到46.7万人左右。围绕“一小”,实施安心托幼行动,新增托位3100个,千人口托位达4.6个;实现各县(市、区)不少于30%的幼儿园开设2至3岁托班;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70%以上。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,将实施教室光环境达标工程,改造中小学教室光环境1140间以上;实施中小学生阳光体育促进行动,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。
聚焦困难群众、残疾人、妇女等群体特殊需求,织牢社会保障网。开展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和困难群众法律援助,为困难职工提供生活救助、子女助学、医疗救助等不少于430人次,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不少于9000件。实施困难残疾人康复工程,为不少于2万名残疾人提供康复救助。强化困难退役军人服务保障,帮扶困难退役军人和军属烈属不少于1300人。
办好群众反映强烈的关键小事。深入推进餐饮油烟、噪声及异味扰民问题整治行动,促进群众家门口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整治。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,新增完成150条省级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。深入推进新一轮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,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200公里。实施“食安名坊”培育行动,培育10家市级“食安名坊”,以点带面推动食品小作坊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优化公共服务供给,让群众生活更加便捷。今年,阜阳市将稳步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,完成改造46个。实施便民停车行动,新增城市停车泊位3.9万个,其中公共停车泊位2950个。加强老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,推进老旧住宅小区实现物业管理常态长效。推动工会驿站增能提质,建设20个全国和安徽省最美工会驿站。实施“惠民菜篮子”行动,推进不少于50家商超及社区连锁店运行“惠民菜篮子”。
此外,阜阳市还将实施健康口腔、出生缺陷防治提升、适龄女性“两癌”防治、便民文化设施完善、送戏进万村、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和农村供水保障提升工程、食品安全“你点我检”等民生实事,让民生实事更广泛地惠及千家万户。
(全媒体记者 任秉文 通讯员 陶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