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网阜阳供电公司:“江淮粮仓”春耕正当时

“一年之计在于春”春耕生产是全年粮食丰收的基础。在皖北平原阜阳太和县一望无际的高标准农田里,小麦陆续进入了孕穗拔节的生长关键期,一垄垄麦田愈发翠绿、一颗颗麦穗“昂首挺胸”竞相生长。

今天就让我们去领略皖北平原阜阳太和县“江淮粮仓”的春耕好风光。

第一站——旧县镇恒进农业有限公司生产基地。

这里从事小麦种子的选育,去年这里种植了4700亩恒进麦8号,它足足约有7000个篮球场大小。

恒进生产基地种植的小麦,是他们多年选育出来的新品种。不仅抗赤霉病特征突出,而且兼具抗寒抗倒抗病抗干热风等特性。

较好解决了小麦品种抗病性,与丰产性难以结合的难题。在不同年份均表现出高产稳产特性。

进入3月以来,太和地区降水较少,小麦出现了不同程度旱情。恒进农业有限公司准备着手实施春灌工作。

由于电力灌溉设备一整个冬季没有启用,担心存在用电隐患,当地供电所得知情况后迅速组织皖美共产党员服务队前往田间,与恒进农业有限公司田管人员联合检查灌溉设备能否正常运行。

“咱们的灌溉设备配电箱箱体生锈了,请你们及时更换,其他没什么问题,可以正常运行,不影响小麦浇水。”国网太和县供电公司客户经理邵亚坤向田管人员说。

“砰”的一声,随着管理人员按下控制开关,田间的电动圆型喷灌机拖动着325米长的塔架开始缓慢在田间转动。

塔架下支撑着一根长长的喷洒水管,不间断地喷出水雾,形成一道长长的水雾带,为田间的麦苗补充水分。

恒进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范恒表示目前田间已经出现干旱的情况。俗话说春雨贵如油,为了不影响小麦的生长,在春季适时增加浇灌量有利于增收增产。

这种大型平移式喷灌机在喷灌过程中接近自然降雨,与传统人工灌溉相比可省水20%以上。生产基地4700亩小麦总计有7台这种机器,每台机器转动一圈浇水覆盖面积500多亩。

“不但节约用水,还能节约人力物力,浇一亩地也就用三四度电,成本也就2块多钱,工作效率也大大提升,一般48小时就能浇灌一遍。除了浇灌,这种机器还可以用来喷药、施肥,这些年来基地粮食连年取得丰收,它可发挥了重要作用,更离不开供电部门稳定供电保障和支撑。”提到自家的电动圆型喷灌机,范恒进引以为豪。

近几年随着机井通电工程的实施,范恒进种粮更有信心了。他的四千多亩地有22台机井,这样大型的喷灌机有7台,每个机井都通了电。

“一旦我们遇到故障,我们打电话保修,供电公司的同志也都来得很及时,一个小时左右,就能帮我们解决问题。”

第二站——赵集乡界牌村。

田块成方沟渠相通道路相连,界牌村王家家庭农场负责人王韶山,在当地流转了1164亩土地从事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种植。

“前几天,我收到了田间的智慧农业平台发来的监测信息,提示我在当前的季节气温下,需要及时对小麦进行追肥补水。”

田间智慧农业监测系统的摄像头,如粮食生长的守护者24小时守护。王韶山走到机井房旁边,在抽水泵的控制面板上轻轻刷了一下卡,随着“嘀”的一声,田间的喷水竿自动旋转起来,喷出长长的水带。

据王韶山介绍,以前没有配套的灌溉设施。要想把地灌溉好,要拉上百米的皮管和电线费时又费力。

现在田间地头修建了配套的灌溉设施,27个机井遍布田间,浇灌的时候水泵插上电就能用快捷又方便。

随着现代农业,逐步走向自动化智能化。农业生产种植对电力的需求程度更高,国网阜阳供电公司加大对农业生产用电关注力度,春管春灌期间,开展电力服务进乡村行动。

组织供电所客户经理,对辖区内农田供电线路进行特巡。对种粮农户的电力灌溉设备进行安全排查帮助消除隐患。

同时对机井用电设备,进行定期定人巡视检查。保障小麦浇水灌溉供电稳定,为粮食增收增产添动力。

凿井而饮耕田而食,“耕”意味着付出更孕育着希望和收获。春播万颗粒秋收满粮仓,我们一起播撒春天的希望,共同期待秋收好“丰”光。

(徐刚 彭诚)

安徽网阜阳新闻相关稿件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
关键词 >> 图片,小麦,机井,田间,灌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