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是时三伏天,天气热如汤。”7月22日大暑如期而至,也迎来了一年中最热的时间。三伏天,是一年当中暑气最盛的时节,三伏天难熬,不仅因为这是一年中温度最高、湿度最大的日子,也是各种疾病容易扎堆的时候。中医理论认为,“湿气通于脾”。三伏天炎热多雨,因此阳燥盛行于外、阴湿潜伏于内。暑湿并重、疾病扎堆的三伏天怎么养生?不妨听听中医专家的建议。
安医大附属阜阳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刘奇主任表示,如果体内湿气很重,会出现四肢乏力、肠胃不适等问题。如常感疲劳、四肢沉重,湿性重浊,所以湿邪侵袭时,会出现头身困重、头重如裹,颈肩部沉重酸痛的症状,即使是一觉醒来,也会觉得疲惫、无精打采、身体如负重物,致颈椎病、腰椎病、膝关节病多发、加重。脾胃不和、食欲下降,脾主运化水湿,对湿邪比较敏感,最先受到影响,最终牵连致胃,让人食欲变差,或吃了几口就饱,有时嘴巴还会发臭发苦。排便不爽,湿性粘滞,湿气长期累积,就容易使小便淋漓不爽、小便浑浊,或者大便不成形、黏性增加。同时,皮肤就会有所反映,年轻人长痘,中老年长斑,小儿湿疹、痱子等,多是湿气淤积的表症。暑热最盛的三伏天,正是祛湿养脾的大好时机。
“中医认为,汗为心之液。汗液的生成,离不开阳气的参与,出汗的同时,会大量损耗阳气,三伏天锻炼,应以微微出汗为宜,最忌大汗淋漓。”刘琦说,古人称作“沾濡汗出”,就是运动到衣服沾湿,而没有湿透的程度,对人体最有益处。同时,三伏天,最好少吃油腻食物,多吃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,饮食不宜过凉,因为寒凉损伤脾的阳气;电扇、空调有助于人们防暑降温,但是过度贪凉,反而损伤阳气。开着空调过夜,用凉水冲澡,沐浴后湿着头发入睡……等等这些行为,都会导致中气内虚,令暑燥和湿邪趁虚而入,甚至出现口角歪斜、闭目不全等周围性面瘫的病症。
“冬养三九,夏养三伏”,中医讲究“冬病夏治”,利用三伏养护阳气。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三伏贴、三伏灸、督灸、中药熏蒸、耳穴埋豆、中药汤剂内服等形式调理身体,伏天好好养生,能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。
(姚红旗)